近年来,龙文区城市建设,每一天都是奋进和奇迹。建筑高度屡屡刷新,城市道路长度不断延伸,城市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展,人口迅速有效集聚。变大、变高、变美……龙文区天天都在变,更多的风景走进市民的视野里,更多的新气象呈现在市民的生活中。
俯瞰龙文叶劲锋摄
1、城市路网“强筋健骨”路畅车通换新颜
到碧湖休闲散步、到万达吃喝玩购、到云洞岩爬山……这个时候,驱车经过龙文区,在纵横交错、错落有致的路网上信马由缰,宽阔的道路张开双臂欢迎你,让你豁然开朗、心旷神怡……时而,你还会经过某一个热火朝天的道路施工现场,更让你浮想联翩,对未来的龙文充满了向往。断头路的打通、主干道的修扩建,一项项道路工程不仅推动了龙文区的发展,拉大了城市“骨架”,更为龙文区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将整个龙文连为一体。从宽敞的水仙大街拐到龙江中路,记者看到建元东路正在加紧施工。
美丽龙文一角
项目业主代表郭毅告诉记者,建元东路污水管道工程正在铺设中,力争12月底前完工。龙文区建设局工作人员谢颖渊介绍,建元东路西起龙文南路,东至东环城路,路线总长度4770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建元东路建成后,将又是一条连接龙文区东西方向的一条城市道路,龙文区发展‘速度’又有了道路的支撑。”同时,步文镇也加快推进建元东路征迁扫尾工作。深入细致地做好征迁户的思想引导工作,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评到底、一个办法补到底”,有力推进了道路建设顺利进行。
“今年起,北环城路龙文段、东环城路将陆续开始续建或开建,预计5年后,漳州市区的4条环城路将合成一圈,真正形成闭合环城路。”“龙文南路将连接水仙大街和江滨路,与龙文北路相接,建成后,又将是贯穿龙文南北的一条城市‘动脉’。”……“目前,龙文区已形成‘九横十纵’的城市路网。”说起龙文区的道路,龙文区建设局办公室主任罗玉良如数家珍。据介绍,“九横”为江滨路、建元路、水仙大街、新浦路、南昌路、迎宾路、长福路、漳华路、北仓路;“十纵”为九龙大道、龙溪路、龙江路、石仓路、龙文路、湘桥路、龙祥路、龙腾路、小港路、福岐路。
2015年,龙文区列入宜居环境建设城市道路21条,总投资39.63亿元,年计划投资16.7亿元。计划竣工里程数2.2公里。其中:石仓北路(迎宾路-北环城路)、石仓南路(水仙大街-江滨路)、龙文南路(水仙大街-江滨路段)、龙祥中路(迎宾路-建元东路)、建元东路(龙江中路-龙文南路)、建元东路(龙文南路-东外环路)等项目已经确定项目业主单位。龙祥中路将于年底前通车;龙腾南路即将动工建设;建元东路、石仓南路配套污水管网将于12月份试水。“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道路就像城市的“骨架”,是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之一。随着一条条道路的建设,龙文区发展潜力在一步步挖掘,龙文区大建设的脚步也不会停歇。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为龙文区发展“强筋健骨”。
2、住宅小区鳞次栉比安居梦想照进现实
11月25日,在龙文区碧湖(鸿浦豪园)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几台重型机械正挥舞着巨臂进行桩基施工,一片保障性安居住宅正在瓦砾扬尘下“孕育”,项目住宅建设套数3015套。这仅仅是龙文区保障房建设的一个缩影。在这片朝气蓬勃的土地上,群众安居乐业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安置房落成
今年市政府下达龙文区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数3110套(户),其中新增公共租赁住房41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2700套(户)。目前,龙文区已开工建设3958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套数421套,城市棚户区改造套数3537套(户)。这边,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如火如荼;那边,鳞次栉比的宜居楼盘拔地而起。
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城区软硬件配套完善提升,包括恒大、特房、国贸、中骏等在内的越来越多品牌房企竞相涌入龙文区拿地,城区内名盘突起,美宅矗立,永大星城、长福裕景、蓝山丽景、书香世家、夏商·香榭花都、天利仁和、阳光美地、鸿达嘉园、福晟钱隆学府、中骏·蓝湾香郡、融都·新界、万达、融信、明发等楼盘相继建成投用。城市综合体渐次成形,人居品质得到飞速发展。今年,龙文区共建设房地产项目37个,总投资476亿元,总建筑面积921万平方米,年度计划投资61亿元。
1-10月累计完成投资88.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5%,“大干六个月”以来,累计完成投资58亿元,占计划数的105%,全区房地产业1-9月销售面积60万平方米,销售额37.8亿元。宜居的不仅仅是新兴住宅区,部分老旧社区小家园也实现了“华丽转身”,家住龙文花园的75岁的老郑拄着拐杖在小区内修葺一新的石砖路上悠闲散步。他嘿嘿笑着说:“社区设施越来越齐全,坏了的设备都修整了,该有的设施也都添置上了,咱们老住户也住得越来越舒心了。”
年初以来,龙文区突出抓好无物业小区管理,开展无物业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主要是对全区11个无物业小区的电控门、水箱、监控设备、路面破损等配套设施进行维修维护。
目前已完成投资507万元,景山小区、漳华苑、滨洲园、厚泽苑、桂溪花园、老桂溪、龙江小区、龙文花园等8个小区已竣工验收。威山新村、碧洲园、联丰浩苑等3个小区已完工正准备验收。
值得一提的是,龙文区在综合整治小区环境工作中探索出的一套创新管理模式,即按照建设单位履行基础设施整治、行业主管单位加强行业监督指导、辖区政府强化属地管理、社区实行业主自治管理和专业物业管理相结合,由区政府牵头,从财政中拨付500万元开展无物业小区整治。
在社区整治前期工作中,由业主单位及时联合镇、村对各安置小区的基础设施破损情况进行详细摸查,对需要修缮的具体设施、工程量与镇、村共同核实确认。
修缮验收合格后的小区,按规定由业主单位将配置的物业相关资料移交乡镇,由社区居委会或所在村委会自管或委托有资质的物业企业管理。经过整治的无物业小区,实现了社区“颜值”、功能双提升,市民都竖起了大拇指。
3、教育医疗全覆盖惠民实事百姓乐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基础配套设施的日趋完善,离不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有力支撑。近年来,龙文区注重教育建设,加快教育建设步伐,每年至少新建一所标准化学校、一所公办幼儿园。
碧湖片区幼儿园、小学、中学主体建筑完成
日前,龙文发布创建教育强区三年行动计划,明年起,龙文区将开足马力,创建教育强区。到2017年,实施普通高中免收学费;到2018年,计划投入137655万元,建设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同时,提升师资队伍素养,并保障教育条件、环境等。不断提升全区特别是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龙文区新建成市二实小迎宾校区、景山校区、郭坑中心小学、朝阳中心小学以及龙文、朝阳、蓝田、郭坑四个公办幼儿园等14个学校基础设施项目,全区各中小学全部通过标准化学校验收,教育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目前,在建并可于2016年投入使用的学校有:市二实小迎宾校区二期教学楼、蓝田开发区实验小学二期教学综合楼、龙文中学图书馆及部分功能室、市二实小龙江校区、漳州碧湖幼儿园等8个项目,总投资9.07亿元,新建校舍13.05万平方米,新增学位8280个。计划明年陆续投建的教育项目有闽南师大龙文附属小学、蓝田开发区第二实小、鸿浦豪园配套小学,拟投入3.1亿元,新建校舍3.97万平方米,新增学位4320个。
此外,龙文区紧抓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开展“名师工程”等研训活动,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教师队伍。据统计,2014年,全区选派100名骨干教师、40名学科带头人到福建教育学院培训,选派全区中小学校长及16名名师前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深造;2015年,龙文区继续选派40名学科带头人到华东师范大学、30名区级研究型名师及校长赴北师大进行专业培训。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以来,龙文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年”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部署,坚持以“政府主导”和“聚焦民生”为原则,紧紧抓住“三年行动计划”契机,主动作为,改革创新,超常规推进全区医疗卫生事业跨越发展。全区床位数共计551床,卫计人员共计639人,千人均床位数2.97张,千人均医师数1.92人,千人均护士数1.78人。
全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蹄疾步稳,成效显着。三年行动规划建设项目中,区疾病防控卫生监督综合楼、郭坑中心卫生院迁建项目均于2013年先后投入使用。为实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全覆盖,龙文区投入9000万元,先后新建了蓝田经济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朝阳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龙文同泰医院3家基层卫生业务楼房,有效改善了医疗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看病难问题。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网底”,承担着人民群众健康守门人的职责。为方便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龙文区大力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网络全覆盖,落实三级资金配套,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为74家村卫生所(室)安装电脑、打印机、读卡器等设备,完成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易联众”全覆盖,系统接通率及上线率均保持在100%,目前,全区诊疗累计数80933人次,平均诊疗数1093.7次/个,位居全市首列,实现了区、镇、村“一网就诊”。
医疗保障制度是民生之要。2013年以来,全区采取入户征收、定点征收和社保卡代扣等多种缴费方式结合并行,提高了新农合筹资工作的时效性和群众的满意度,连续3年,全区参合率均高达99.8%以上,每年有约40%的参合对象享受计划生育、低保、残疾等优惠政策。
4、生态建设蹄疾步稳宜居新区入画来
城在绿中立,人在景中行。近年来,龙文区把园林绿化与城市文化、社会进步、经济转型发展融为一体,把最好的地段辟出来建公园,让百姓充分享受“美丽龙文”带给他们的健康与快乐。
市民在公园休闲
做足“绿”功课。近年来,龙文建成了碧湖生态公园、郊野公园龙文段、植物园,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39.28公顷,建成区绿地率41.9%,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4.88平方米。此外,占地450亩的景山公园、龙文广场、润丰三角地绿地的建设或将启动。
今年9月通过国家生态区考核验收,跻身国家生态区。龙文区西溪亲水公园毗邻九龙江,全长8.8公里,是一处以自然野趣为特色的绿地公园,荣获国家住建部颁发的2014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走入园中,碎石步道沿江蜿蜒,路边兰花、夹竹桃、美人树暗香浮动。九龙江中,偶尔可见群鸭戏水、孩童嬉游,几个妇女在江边石阶上低头浣衣洗菜,自然气息扑面而来……
如今,西溪亲水公园将在自行车租赁、滨江码头休闲场地、拓展活动区等方面实施实质性景观提升,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新空间。做活“水”文章。今年2月,龙文区组织实施九十九湾清淤疏浚整治工程,一场声势浩大的内河清淤整治工程大幕就此拉开。
特别是“大干六个月”以来,龙文区大力实施内河清淤整治工程,以河道清淤为基础,以征迁拓宽为手段,以景观绿化为提升,按照“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年度计划投资2.036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37亿元,完成土石方20.61万立方米。
如今,整治过的九十九湾先导段,如玉带一般穿过朝阳镇登科村,碧波荡漾,诗意盎然。沿岸常有村民散步休憩,偶有白鹭飞来,在岸边休闲觅食。为扮靓九十九湾,打造漳州版的“清明上河图”,龙文区启动了九十九湾闽南水乡项目。
九十九湾闽南水乡启动区南起湘桥,北至迎宾路响水桥,全长2.6公里,是九十九湾沿岸人文底蕴最为深厚、自然景观最为优美、天然河道最为宽阔的地带。
建成后,九十九湾闽南水乡启动区将有龙舟风情馆、闽南建筑文化展示馆、书画名家创作基地、九十九湾木船趣乐游、龙文传统手工艺术品原创坊等,充分体现闽南水乡特色风情。
水环境整治,归根到底要从源头将污水“网”住。
今年来,龙文区加大控源截污力度,启动了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完善工程,在建元东路(龙江中路至龙文南路)、龙祥中路(迎宾大道—江滨路)、石仓南路(水仙大街—江滨路)、龙文南路(水仙大街—江滨路)等在建路段及一些新建住宅楼埋设雨污水设施,配合新建的东墩污水处理厂工程(一期)及碧湖污水提升泵站,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切实解决网管不配套、雨污分流不完善、运行负荷率和进水浓度偏低等问题。
同时,龙文区还加大城乡垃圾治理力度。将《龙文区城乡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正式纳入《美丽龙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从细节着手,瞄准“农村垃圾围村”困局,摸索出一条接地气、合民意的长效保洁新路子。
今年10月,城乡垃圾专项整治工作全面铺开,龙文区对蓝田镇、步文镇、朝阳镇、郭坑镇及蓝田开发区城市道路两侧结合部、待建工地、空杂地以及镇(县)道、无物业小区、主村道以及周边垃圾、杂物、土头进行集中大清理,并于第3个月进入补缺补漏,巩固提高阶段,从2016年起步入长效保洁期。建区19年来,是龙文区城市建设投入最大、城乡面貌变化最快的年份,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更多、人居环境改善最为明显的年份。龙文人在用理想和行动创造美好明天的征程中,也见证了一个城市的美丽嬗变。
龙文不断巩固扩大生态优势提升人居品位
远离城市的喧嚣,走进西溪亲水湿地公园,看花海缤纷,观江水粼粼,唱田园牧歌,尽享自然山林之野趣;漫步碧湖生态园,举目皆是绿地、花海、水景,微风吹过,顿觉耳目一新,心旷神怡;畅游龙文塔植物园、攀爬云洞岩,健身赏美景,在天然氧吧深呼吸,感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整治后的九十九湾岸清水绿
初冬时节的龙文区依然是一派生机,美不胜收。这是该区一贯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家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结果。
近年来,龙文区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示范区和打造“引领漳州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目标,以创建国家生态区为载体,坚持以生态创特色、以生态聚要素、以生态促发展,不断巩固扩大龙文生态优势,把郊野公园龙文段、碧湖生态公园和龙文塔植物园建设作为打造“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示范区的“大手笔”,全区建成区绿地率41.9%、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4.88平方米,水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功能区标准,大气环境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21%,是国家园林城区和国家文明城区。被授予省级生态区称号;蓝田镇、步文镇、朝阳镇3个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郭坑镇获得省级生态镇称号、并通过国家级生态镇预验收;实现全区生态创建全覆盖。
去年11月,龙文区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区技术评估。今年9月通过国家生态区考核验收,跻身国家生态区。
社区整治
龙文区农村垃圾大整治全面铺开
连日来,笔者在龙文区各乡镇整治点随处可见一派忙碌的劳动景象,环卫工人忙着打扫清除堆积在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的淤泥、枯枝、废弃家具和建筑垃圾。
截至目前,全区每日出动环卫工人646人、大小挖掘机、铲车近30部、农用车及其他垃圾清运车辆百余部,已清运垃圾、杂物、土头1000余车。据了解,漳州出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三年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后,龙文区随即作出整治行动部署,全面铺开各村城乡垃圾大整治工作。
龙文区城乡垃圾大整治由区城建局(环卫处)作为总业主,全区按各镇和开发区分为5个标段,主要总清扫保洁面积1170.8万平方米,统一向社会公开购买服务,由有资质的保洁公司负责整治和清扫保洁任务,并按照行业主管,属地管理原则,以镇(开发区)、村为管理主体,承担对保洁公司的日常巡查监督任务。
区环卫处已在10月中旬完成大整治及日常清扫保洁项目的政府采购工作,共有5家保洁公司中标。各保洁公司按照合同规定,10月20日在全区各村全面进场整治,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全区城乡环境面貌实现大变样。
鸿浦豪园建设工地
碧湖(鸿浦豪园)棚户区改造项目顺利推进
日前,龙文区碧湖(鸿浦豪园)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前期工作,进入桩基施工阶段。
鸿浦豪园项目由漳州市龙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北起水仙大街,南至建元东路,西起龙文南路,东至湘桥路。规划总用地面积217271.22平方米,其中代征港道用地面积60055.86平方米,代征城市道路边绿地、港道边绿地面积45835.73平方米,公园用地10790.62平方米,实际安置用地面积为87255.31平方米,小学用地13333.7平方米,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44917.23平方米,其中住宅建设套数3015套,建筑面积303088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为170000万元。项目主要承担200205宗地(特房锦绣碧湖)、建元东路、石仓南路和龙文南路等项目的拆迁安置任务,涉及碧湖、石仓、圳头三个行政村被拆迁群众的安置。截至11月15日,当年完成投资14100万元,签订拆迁安置补偿户数800户,拆迁面积240000平方米。
蓝田经济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综合楼
蓝田经济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日前,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蓝田经济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2年12月开始筹建,项目总用地面积6666.67平方米,包括业务综合楼、急诊室、中西医诊室、B超室等医疗机构及室外配套工程,设有病床25张。该项目以公益服务为中心,以主动上门服务为主,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群体为服务重点,主要承担蓝田经济开发区及蓝田镇社区居民的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基本医疗等“六位一体”工作任务。
null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