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站 > 漳州热点 > 本地新闻> 正文

市区3宗商业地块设计方案出炉 建“古城范”商业区

  提起2015年漳州市国土资源局第四次公开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活动,想必不少人还记忆犹新。有别于前几次出让活动的不温不火,这场年内土地收官大战表现得异常激烈。在多家竞买人的多轮角逐之下,推出的3宗商业用地均顺利出嫁,共吸金9.58亿元,也为2015年的土地市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让的商业地块均属于带方案出让,将用于古城保护性开发、“闽南水乡”配套等项目建设,竞得人须按项目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建设。这其中,不仅涉及古城建筑的保护,也包括新城开发的规划。或许是因为地块的特殊性,让大伙对这几宗地块的设计方案更为的关注。那么,新地块项目建成后将会以怎样的面貌呈现于市民眼前?又有哪些亮点值得期待呢?

  在此次推出的3宗商业用地中,有两宗位于老城区。其中,位于太古桥路以南、延安南路以东的2015-06地块,是本次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块。最终,经过近200轮的竞价,由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以6.2亿元成功竞得,溢价率77.96%,楼面地价7118.83元/平方米。

  另一宗位于炮仔街北侧、北京路东侧的2015-07地块,则以6700万元被同一竞买人成功拍下,楼面地价7356.17元/平方米,溢价率则高达91.05%。

  根据规划,漳州古城将依托青年路、龙眼营、芳华里、延安南路四个区块古民居,打造形成集居住、休闲、创业于一体的古城文化生活体验区。此次推出的两宗地块正好位于目前老城区传统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地段,片区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也反映着居民长久以来生活文化习惯。

  街巷风貌的保护和延续是古城保护规划中的关键环节。如何在不改变当地生活习惯和原有氛围的前提下,恢复本土老字号商铺和各种经营业态,从而形成更加适宜生活和游览的体系,是古城改造和有机更新的一个重点。

  据了解,规划中的漳州古城被定位为“闽南唯一活的古城”、现代城市中的“活态遗产”。两个地块的规划都将以保护性开发为基本原则,体现生态性、多样性、可持续性和经济性,在不损害片区整体风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适当开发,从而营造出闽南风、漳州味、宋河韵、老街景和慢生活的古城。

  古城承载着老一辈人的回忆,她的保护与传承,自然不能靠裱糊匠似的缝缝补补。市土地储备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漳州古城改造中,老字号、老业态、老风情就是活的历史,保留其原有的风貌,修旧如旧,显得尤为重要。“像2015-07地块,原址便是建国初期所建的侨芗剧场。这次规划就将剧场前入口处建筑保留下来,对剧场部分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复原,以保留人们旧的回忆。”

  作为一个新兴板块,市区东部板块发展进行得如火如荼。此次推出的2015-08地块,便属于该区域。

  作为本次出让地块中面积最大的一宗地块,2015-08地块位于石仓南路以东、新浦东路以南、九十九湾两侧,被漳州闽南水乡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以27114万元的起拍价摘得,楼面地价3750元/平方米,溢价率为0。

  虽说新区的关注度不及老城区,但凭借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以及日渐成熟的配套设施,东部作为后起之秀,其发展潜力近年来越发凸显。

  据介绍,2015-08地块作为漳州九十九湾“闽南水乡”示范段(新浦东路-水仙大街),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沿九十九湾两岸,新建以漳州传统民居形式为主的建筑,有传统的大厝、传统竹竿厝等形式,并保留传统建筑的修缮与保护;另一部分则沿着两侧道路,新建新式的闽南风格建筑,运用传统闽南建筑的符号元素采用斜屋顶、新式燕尾脊、观音兜(和尚头)等形态,与沿九十九湾漳州传统民居建筑协调,形成具有漳州闽南风格特色的商业内街,打造传统漳州古城的街巷空间。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漳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浓厚的文化韵味。在新城区开辟出一个“古城范”的商业区,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一片土地的厚重,进一步传承城市的历史底蕴。当一个区域拥有自己的特色,有望吸引更多有品位、有文化、有特色的房地产项目在此诞生。(记者 陈利敏 文/供图)

相关阅读更多>>
敬请网友发表评论,本站保留不刊登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图片新闻更多>>

关注排行

  • 24小时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新闻专题

中城房网新闻联播